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成为最抢手的人才之一,但是调查显示,计算机专业就业率持续降低,毕业生就业状况已经亮起了红灯。可以肯定是,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严重影响了产业与教育的协同发展。日前,来自中山大学等全国17所重点高校的负责人来到阿里巴巴集团,针对企业对人才的理解与需求展开了探讨,实现了企业与高校的深度对接,进一步展开了基于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技术人才链合作。
热门却难就业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人才已经成为业内各大巨头暗战的新阵地。每年各大高校最为热闹的宣讲会无一例外与计算机专业有关,各大巨头也以宣讲会、招聘、设立基金、设立竞赛等模式笼络技术人才,尽管如此还是一才难求。
然而奇怪的是,计算机专业既是热门专业同时也是当前最难就业的专业。麦可思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计算机专业就业率持续降低,毕业生就业状况已经亮起了红灯。
在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司聚民看来,事实上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在重点大学并不成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调查结果,说明计算机专业就业难是全国普遍现象。“现在办计算机专业的院校太多,为了招生,什么院校都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因此,这样统计总体就业,越是热门专业就越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而分析人士指出,造成一冷一热的根源在于培养与需求的长期错位与断层。互联网行业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快,而国内的教育模式却无法跟上这个速度,因此造成毕业生与需求岗位的错位。业内人士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求方与培养方必须重新统一对于人才的理解与认识。记者了解到,此次阿里巴巴集团与高校间的此次研讨,就会围绕有关问题开展。
校企合作开发人才
“构建 ‘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是阿里巴巴集团的目标,为此,必须有强有力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彭蕾表示,与17所全国重点高校联合开展关于人才的研讨会目的便是加强人才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沟通,从而提升整个人才链的效率与质量,实现企业、高校与人才的“多赢”。
此外,彭蕾还透露将与各方联合开展业内顶级技术大赛,她表示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吸引技术人才的第一步。据悉,阿里巴巴集团还将于8月份再度邀请各大高校的技术类教师前来探讨,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我们希望与更多的高校积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17所高校与阿里巴巴集团的联合研讨,可以看作是对此前教育部鼓励培养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一次正面回应。
据悉,教育部于年初发文支持和鼓励高校积极培养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以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通知还强调,优先批准与国外知名高校和著名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办学的申请。
“这也为高校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合作模式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一位关注教育的业内人士表示,在国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了大批人才,当前多数互联网巨头创始人在校期间就参与了当中的合作项目,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希望能在中国也看到更多类似的创新,培养优秀的人才并让他们脱颖而出。”
您将免费获得
1
全面诊断网站
您将获得专家对您网站的全面诊断服务,我们不同于传统建站公司仅是提供一些通用的、浅显的建议。
2
找出可能让您错过的增长点
我们将挖掘出有利于转化率提升的指标,还将详细说明您网站可以改善的确切地方。
3
流量查询与分析
我们通过专业手段,提供您所在行业的流量增长趋势与流量来源分析。
4
定制方案与报价
对您的需求深入了解后,并结合您所处行业的竞争分析结果,我们将为您量身定制一份增长方案。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回复【数字营销】即可获取白皮书
免费获取《营销方案》
扫描二维码 回复【数字营销】免费获取
扫码获取